nerror="this.src=changeImagePath(this)"/>
nerror="this.src=changeImagePath(this)"/>
nerror="this.src=changeImagePath(this)"/>
三七, 又名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属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三七】
别名田七,性味苦涩,性微凉。
功用主治止血,活血化瘀,滋补强健喉炎,抗老耐老,防治 三高、糖尿病。
女性美容祛斑、子宫肌瘤月经不调效果上佳。
三七出自《本草纲目》:释名山漆、金不换。
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三七参。
三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
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 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
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
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
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材中之最珍贵者。 ”
三七具有降血压、血脂,减肥,防癌、抗癌,咽喉炎,牙周炎,生津止渴、提神补气。
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增强肌体免疫功能。 云南三七分布较广,几乎在海拔1200米、1700米的地区都有种植,种植已经扩大到红河州泸西县以及石林地区,但文山州各县依然是最主要产区,该州的砚山、马关、西畴等县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
经科学研究并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三七与人参一样,含有四环三萜等补养成份,而且比人参含量还高, 三七所含的酮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 三七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有机结合。
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食品的补养、充饥作用。 其主要特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强调药食同源,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充发应用药物与食物的性味与功能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促进芭物与食物的吸收、利用,以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