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曼氏无针乌贼)曾以东海“四大渔产”之名享誉全国。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浙江省渔业资源衰退严重,大黄鱼和墨鱼衰竭,带鱼和小黄鱼虽能维持捕捞,但种群结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明显,东海“四大渔产”几乎已名存实亡。 n2020112610560280.jpg[/imG]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开发与保护种质资源更是作为海洋水产科研人员的使命与担当。种质资源的新开发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将海上捕来的活鱼在室内养殖,待其成年后再进行交配;另一种是直接捕获成年亲鱼,为它们进行人授精繁育。由于小黄鱼资源衰退严重,捕获难度较大,能在海上直接捕获活幼苗已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我们遇上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从象山县石浦港意外获得野生小黄鱼2000余尾,经过在网箱中进行驯养、繁育,成功填补了国家小黄鱼种质资源的空白。 一、“偶遇”2000余尾野生小黄鱼苗 几年前的一个初夏,听说象山石浦有养殖户的网箱里钻进了2000余尾野生小黄鱼幼苗,我们欣喜若狂之下立即赶往象山一探究竟。经生物学鉴定确认其种类后,我们成功说服了养殖户老张将小黄鱼幼苗暂养在网箱里,发挥其在科学研究上的更大价值。 2020112610560673.jpg[/imG] 小黄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一般成鱼体长约20余cm,最长可达40cm,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小黄鱼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朝鲜半岛西岸的近海海域,为暖温性近底层洄游鱼类,一般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其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m~25m,春季向沿岸洄游,一般在每年的3月~6月产卵。 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黄鱼产量逐年减少,捕获的多为体重小于100g的幼鱼,而且已从最初的主要捕捞鱼类降为兼捕对象。科研学者认为,小黄鱼具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适合人工养殖,极具开发利用前景。更重要的是,小黄鱼资源衰退存在着重走野生大黄鱼“老路”的趋势,但人工繁育这一课题多年来在我国始终未曾有新突破。养殖户老张家意外“闯入”的这批鱼苗,或许就带着一份“传承”的使命! 小黄鱼是洄游生物,我们估计这批鱼苗是在鱼卵繁育孵化后,循饵料误入了养殖网箱。将这批小黄鱼苗在养殖户家的网箱里暂养两个月后,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批小黄鱼苗移至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位于舟山普陀区西闪岛上的育苗试验场进行室内越冬。当海捕活鱼离开野生自然生长区域转入室内人工养殖时需要适应期,也就是野生鱼驯养阶段,期间会因各种病症或意外,甚至“水土不服”而伤亡。我们小心翼翼转移驯化,对它们寄予厚望,希望小黄鱼资源重振之路能从它们身上实现新突破。 二、精养的小黄鱼苗“成年”,开始“备孕” 一般小黄鱼的交配繁育期在每年的四五月间,为保证这群“父母”能顺利过冬并繁衍下一代,我们精心养育,细心照料,这批小黄鱼苗种逐渐成年,并顺利渡过各种“难关”,成为成熟的小黄鱼亲鱼。小黄鱼生性敏感、急躁,任何环境变化,即使是充氧气流的变化、养殖人员的走动和夜间灯光的刺激等,都会让它产生强烈反应,或将造成整池小黄鱼急速游动、“翘头”和跳跃,因此室内需要始终保持安静,尽量让它们“独处”。此外小黄鱼的跳跃力极强,甚至会而跃出水泥池死亡,必须时刻关注水位保持在1.2m以下。越冬时期,小黄鱼进食缓慢,不愿吃沉池底的饲料,养护人员就增加了投喂次数,以“少而勤”的投喂原则保证鱼群健康成长。 2020112610561020.jpg[/imG] 次年春天天气转暖,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小黄鱼在顺利越冬后日渐活络起来,我们也开始对其进行营养强化,开始更为精细地为它们“备孕”。5月初,这批亲鱼中有70%的性腺发育已处于Ⅴ期,基本符合人工催产试验条件(催产只针对“孕妈”,不对“孕爸”进行催产注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作为“产房”的产卵池做好更为精细的保温与遮阳等措施。此时,项目组所有成员俨然已成为“助产师”或“产科医生”,日夜守护这些“孕爸、孕妈”。 人工催产后的小黄鱼于次日晚上开始产卵,效应时间为36h~48h,最后收集到受精卵60余万粒,分批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约60h后鱼苗破膜而出,共计收获了2.5余万尾小黄鱼宝宝。在经历了亲鱼越冬及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以及受精卵孵化、人工育苗等阶段后,这批小黄鱼宝宝活泼健壮、摄食旺盛、体色正常、生长良好。这也标志着中国继完成东海“四大海产”中的大黄鱼、墨鱼人工繁育后,小黄鱼人工繁育技术也不再是一片空白。 三、已“传承”了五代的人工繁育小黄鱼 人工繁殖鱼苗辛苦,而“养育”鱼苗更辛苦。我们又从“助产师”转换为“育婴师”,每日每夜守在育苗池边,酌情投喂与更换饵料。培育过程中,我们观察发现小黄鱼鱼苗时有“自残”现象,于是通过提高投喂频率,转移其注意力和增加饱食度来减少“自残”。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还曾对江苏吕泗、福建宁德、山东青岛和浙江象山4个小黄鱼群体取样,进行形态差异分析,并人工养殖了子一代小黄鱼。其后我们将这些子一代鱼苗分别在舟山六横、登步和象山石浦等地进行网箱养殖试验,累计养殖水体达2000m³。在养殖中我们发现,小黄鱼比大黄鱼更耐低温,就舟山地区越冬情况来看,小黄鱼在水温6.5℃下无死亡,可以安全越冬。 作者:楼宝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
![]()
山东烟台市企业进口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呈阳性
8月9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摸排检测中发现,有3家企业自大连口岸进口的同一外籍货船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 0评论2022-12-03669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海鲜产品和冷冻肉排查工作
在陕西省卫健委进口冻虾外包装新冠检测阳性通报发布后,为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食品安全,石泉县市场监 0评论2022-12-03757
开海后一周的防城港,每公斤花虾180元、花蟹70元、皮皮虾70元……
开海后的第一个周末,你来防城港吃海鲜了么?经过一周时间的捕捞,一大波海鲜已陆续上岸。8月22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几大农贸市场 0评论2022-12-031107
福建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签订福建省首单大黄鱼价格指数保险
2020年8月7日,在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宁德分会、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分行、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宁德市渔业协会和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 0评论2022-12-03997
海南省儋州市:休渔期结束 肥美海鲜大量上市
    8月27日,市民在红旗市场水产区购买海产品。    随着伏季休渔期的结束,渔船重新出海作业 0评论2022-12-031258
广东珠海斗门海产“游”向上海,收获1.1亿元订单
2020年8月26-28日,由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上海艾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15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 0评论2022-12-03629 |